1992年,22岁的崔维星从厦大会计系毕业后,先后在广东国旅做过财务,在珠海一家餐厅做过会计,可惜都没挣到钱。
所以,1994年崔维星决定转行做业务,并于当年3月加入广东国家货运下属的速达货运。
第一个顾客,是个5公斤的空运货,可旺季的时候根本订不到飞机舱位,崔维星就出高价委托其他公司走货,5公斤的货品,本钱是45块,崔维星收顾客35块,还倒贴10块。
第一批顾客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。
但,广东国际货运对速达货运的进步不认可,直接砍了。
不过,崔维星却不想舍弃积累的上百位顾客。
于是,1996年9月1日,他在广州大沙头海印城租下8平方米的门市,创办崔氏货运,最大的资产就是2万块买的小面包。
那一年,他老倒霉了,撞坏过出租车,丢过客人的贷款。
不过,凭借上门取货,自己配送,本钱大大减少,愣是赚了20万。
2年后的1998年,崔维星撞上了大运,拿下了南航老干部发货处1年的承包权,改空运买卖。
会算账的崔维星推出一种新的业务模式,即由零收零发改为零收整发。
底价+薄利的盈利方案,非常快吸引了北大方正等大顾客。
到了2002年,德邦已成为广州地区的空运散货之王。
然而,做空运看上去赚钱,实则受制于人,航班晚点、订不到舱位都是常有些事儿。
有时接到货物却停在仓库四五天都走不了,早上去看一次,晚上去看一次,货还是运不走,只能干着急。
所以2001年,崔维星决定改走汽车货运。
起初也很好,广东如此的贸易口岸都是化妆品、手机与灯具类的商品,一发货就是四五百万,一天就能装十几车。
然而大顾客么,底气足,动不动就拖欠款项,那时候,崔维星的汽车货运刚刚起步,他也不敢随便得罪,最后还是通过减免的方法追回了欠款,可也亏了不少钱。
此时,合作伙伴先后撤退,两次分割,几乎让德邦落入深渊,发不出薪资,透支银行被罚钱,公司账号差点都被注销,用崔维星的话说借钱借到底裤都快搭进来了,他开始失眠。
崔维星再三考虑,决定舍弃大顾客这块肥肉,转而把目的锁定在了中小零担顾客的身上,也就是零担物流。
何为零担物流?其实就是大件快递的拼车服务。
零担就是不够一扁担,不够一车的意思。
然而这个市场已经被顺丰、邮政、四通一达与海外的UPS等对手瓜分的差不多了,打价格战?崔维星打不起。
但崔维星发现,零担市场,30公斤以上都被快递行业占领,1吨以上都是做整车运输的,所以崔维星锁定30公斤-1吨的货量。
这一差异化定位,也让德邦甩开了海量劲敌。
别看零担市场从业者海量,但90%以上是小型专线公司,市场一直以脏、乱、差著称,丢货、损毁与延误如此的事,数见不鲜,这类弊病崔维星逐一击破。
第一步,把网点开到顾客楼下,北上东北,东进长三角,西部大开发,德邦网点贯穿中国,在全国2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下设营业网点910多家。
第二步,标准化,每一个网点都使用德邦的统一标识,每一个顾客进店都要给其倒一杯水,客服电话响3次需要接。
货物码放实行大不压小、重不压轻、木不压纸,防止破损。
过去有一位发红酒的顾客,酒瓶包装不合格,之前在同行发货破损率高达40%。
快递员便去跟顾客讲解说需要重新包装。
那本钱一高顾客自然不乐意,以为坑他钱,最后快递员只能当着当着顾客的面做现场测试,当亲眼看到包装前后货物的破损差别时,顾客终于点了点头。
第三步,卡车航班业务。
崔维星借鉴海外汽车航班的定义,在国内率先推出卡车航班的运输业务, 崔维星一口气买下600多辆进口货车,汽车自己严密电子系统控制,GPS全球定位,短信、电话、互联网达成全程货物跟踪,随时随地学会货物在途信息。
公路的价格,空运的速度!准点到达,准点派送。
达成珠三角、长三角、京津唐、山东、辽宁、川渝地区城市之间迅速送达。
顾客程怀宝,好百年家具开创者,是沙集电子商务,2016年马云第二次考察全国淘宝村沙集镇东风村,看的第一家企业就是程怀宝的公司。
2009年,程怀宝在沙集创业,同年8月,德邦进驻沙集镇,程怀宝就此与德邦合作,时效快、破损率低,淘宝上好评也愈加多,他的买卖越做越大。
截止2016年,程怀宝年每月在德邦发货超越60万。
任凭同行挖墙脚,他都不为所动。
而德邦有几十个几百个程怀宝如此的顾客。
第四步,人才是重点。
从 2005 年开始,崔维星启动校招,德邦 98.5% 的管理干部均源于内部提拔,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 27.5 岁。
刚入德邦的大学生都要从从理货员、司机等一线工作做起。
年轻就有战斗力,到2009年,德邦的职员总共为崔维星提了4万多条革新建议,其中司机、外场和接送货员大约提了1.4万条。
小陶防雾安全灯就是青岛一名姓陶的司机提出的建议,他建议将汽车的雾灯换成黄色灯泡或黄色灯罩,由于黄色在雾天穿透性非常不错,可以提升行车安全。
2004年的时候,崔维星去当时零担市场老大华宇物流的货场里参观,被里面堆积如山的货物震惊住了。
当时德邦的营业额只有2个亿,而华宇的营业额有20多个亿,10年之后,崔维星华宇的营业额还是20多亿,而德邦的营业额却突破了100个亿。
2012年,崔维星请来全球排名第一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来给德邦做策略咨询,麦肯锡给出的建议是,德邦应该转型做快递,进入快递市场,崔维星想都没想过我在零担市场,每年增长60%,5年下来就能增长10倍,我为何要转行?确实,到底为何?内部原因,零担这个市场,除去德邦盈利还很好,这个行业里的第二三名都是亏损的 整体来看,这个行业的价值愈加薄了。
外部原因,零担市场还遭受了来自快递行业的疯狂碾压,不能不说,零担和快递的业务基本相似,快递要想进入零担市场门槛不高,顺丰,中通早已布局。
内忧外患之下,崔维星清醒了假如不可以把快递做好,恐怕零担市场的阵地也保不住。
2013年,德邦由零担市场向快递市场转型,假如一头扎进来,大概扎错地方。
思来想去,崔维星决订做3-30公斤的重货市场,这是其他快递业不愿做的,为何呢?越重本钱越大越没钱赚,但这对做零担起家的崔维星来讲,正是其优势所在。
就此小件货发顺丰,大件货发德邦的名声不胫而走。
现在德邦零担+快递网点突破了1万家,职员数目达到惊人的13万!2016年,德邦的快递业务营收超越40亿,占总营收的约24%。
2018年1月16日上午,伴随黄浦江畔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铜锣声,德邦正式登陆A股市场,崔维星身价过百亿。
德邦创业22年了,都说岁月不饶人,但我也没饶过岁月。
毕竟上市从来不是终点,崔维星喜欢长跑,长跑赢的机会更大。